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QMG青岛广电6月14日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树立大食物观,发展设施农业,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。围绕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,青岛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建设农业强市的重要抓手,大力发展设施种植业、畜牧业和渔业,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,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。

总面积达420亩的凯盛浩丰莱西智慧农业产业园共有两个智慧温室,其中,一期温室依托环境控制系统,可以实现对温、光、水、气、肥的智能化调控,为番茄创造最佳生长环境,平均每平方米产量可达80公斤,是传统温室的6-8倍。

迅速发展的农业科技,不仅改变了种植业的耕作模式,也推动着畜牧业转型升级。在位于即墨区段泊岚镇的牧原生猪养殖基地,这里有我市首个“楼房猪舍”。这栋6层高的楼房,每年可出栏生猪10万头,比传统养殖方式节约用地约80%。

做大设施种植业、做强设施畜牧业、做精设施渔业,近年来,我市统筹发展设施农业,以三大产业支撑起设施农业发展的“四梁八柱”,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。去年,世界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“国信1号”投入使用,每年可供应3700吨高品质鱼类和650吨优质蛋白。同时,我市加快高品质渔业种苗繁育,向先进渔业设施要效益,今年年初,占地150亩的的青岛七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莱西园区顺利投产,全部达产后,每年可产出墨瑞鳕、三文鱼等高端鱼苗5000万尾,亩均效益在200万元以上。

“十四五”以来,我市累计争取各级财政支持设施农业资金8093万元,市级每年安排不低于1000亩建设用地指标,支持设施农业发展。截至目前,全市已发展智能温室345个、日光温室4万个,设施种植面积达52.3万亩;规模养殖场数量达到2800多家,规模养殖比重达88%以上,形成了生猪、奶牛、肉牛、蛋鸡、肉鸡、肉鸭、肉兔七大优势产业集群,畜牧业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900亿元;全市工厂化养殖规模超过43万立方水体,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达到18处,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位居第六,在全国“菜篮子”市长负责制考核中连续两轮获得优秀等次。

【视频未经版权方允许,不得转载;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。】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